全国服务热线400-801-5351

陕西

切换省份
  • 重庆
  • 陕西
  • 河南
  • 河北
  • 湖南
院校库-大学详情

院校库(共收录国内2725所高校,其中本科类1251,专科2111,该数据库定期更新,如果您所查院校详情有出入,请以院校官网介绍为主)

云南民族大学

  • 创建日期:1951年
  • 所属地区:云南
  • 博士点数:10个
  • 硕士点数:96个
  • 院士点数:1个
  • 学生人数:2万~3万人
  • 隶属于:云南省教育厅    
  • 地址: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
  • 电话:0871-65172133
  • 学校概况
  • 招生简章
  • 院校分数线
  • 专业分数线
  • 招生计划
  • 选科要求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坐落于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中国昆明,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接见过学校师生代表,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李岚清、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等亲临学校视察,关心各族师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建设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将军、张冲将军担任首任正副院长。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民族药、民族艺术、民族体育等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联合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和97个本科专业。现有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25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37140 人,其中本科生21760 人,硕士研究生2343 人,博士研究生26 人,留学生510 人,另有成人本科、专科12148 人。现有教职工1566人,其中教授189人,副教授347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7人,“云岭教学名师”2人,省级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7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6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人,云南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0人,云南省教学科研带头人2人。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中国近现代史著名专家张建国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享誉国内外。

    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现有21个学院(部), 举办了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和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拥有1个省属研究机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1个馆藏文物近20000件的民族博物馆;形成了多个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机构:“民族团结进步研究院”、“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研究院”、“扶贫开发研究院和扶贫大数据中心”、“云南藏学研究中心”;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2011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是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拥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云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云南省“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云南省专升本教育培养基地”、“ 云南省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基地”、“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研究基地”等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拥有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聚乳酸基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民族文化资源信息技术运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生物可降解材料科技创新团队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中印瑜伽学院架起了中国—印度民间外交的新桥梁,2015年5月在中印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下,学校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ICCR)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关于联合共建中印瑜伽学院的合作备忘录,并写进两国联合声明,由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和印度驻华大使分别担任中印瑜伽学院中方和印方名誉院长。经外交部批准,学校成立了“澜湄国际职业学院和澜湄职业教育联盟”;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共建成立了“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成立了云南民族干部学院,是专门培养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干部的教育培训机构,经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批准,依托云南民族干部学院开展国外政党领导干部培训。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在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研究成果突出。曾多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科研奖和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部分研究成果曾被中宣部抄报中央政治局常委研阅参考。特别是“直接过渡”、“和平改革”、《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卷》、《中华文化通史•第三卷》等许多优秀理论成果,不仅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为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部份成果被教育部智库专刊收录并获得多位中央领导的阅读和批示,部分成果收入国家社科成果要报,还有的成果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

    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总数百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多年立项数量居云南高校第2位,2016年并列全国高校第19位,位居全国民族院校第3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稳步增长,形成文理科研究协同推进与发展的良好局面。

    学校举办《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和自然科学版,哲社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自然科学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云南同类刊物中排名第二。学校还办有大型不定期刊物《民族学报》,在国内外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建校以来,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2万多人次到校访问参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等曾访问过云南民族大学,是中国最受外国政要青睐的大学之一。学校是云南最早招收国外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之一,198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国外硕士研究生。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7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始终秉承“团结、进步”的办学精神,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高级人才。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大多是该校培养造就。16个州市129个县,特别是29个民族自治县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毕业于该校。学校已成为中国特别是西南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1999年、2005年和2009年,学校先后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2016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

    岁月流金,春华秋实。学校将进一步秉承“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探索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着力建设民族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研习和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咨询基地,继续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继续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朝着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民族大学昂首迈进。


    周边环境

      学校地处美丽的春城昆明,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商山之麓、莲花池畔,与著名的风景名胜圆通山、翠湖浑然一体,并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毗邻;新校区雨花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区月华街2929号,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 联系电话 0871-65172133

    招生简章

    云南民族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云南民族大学招生录取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择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的校名全称为云南民族大学(国标代码:10691),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举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云南省属重点大学。举办有研究生、本科和成人教育等。校址位于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教学区分为位于昆明市呈贡县的雨花校区(呈贡县吴家营乡雨花片区三号)、昆明市五华区的莲华校区(一二一大街134号)、教场校区(教场北路190号)。

    第三条 云南民族大学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考生。

    第四条 本章程适用于云南民族大学本年度全日制本科招生工作。

    第二章  录取规则

    第五条 我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当地同类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

    第六条 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合格的前提下,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录取其他志愿上线考生。

    第七条 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按专业志愿的顺序,择优录取。如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能录取,对服从调剂者,调剂到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第八条 在投档成绩相同的条件下,按相关科目成绩优秀的考生优先的原则录取。

    第九条 认可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性加分。

    第十条 招生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一条 除外语类专业须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外语口试合格;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和法学专业中的少数民族法官班、少数民族检察官班、少数民族司法班须参加少数民族语言测试合格;艺术类、体育类专业须参加专业考试合格外,其他专业均不作加试要求。

    第十二条 我校除外语类专业考生外语语种限英语外(日语专业外语语种也可为日语),其余专业不限外语语种,但因条件限制,学生入学后公共外语课教学只开设大学英语。

    第十三条 艺术类专业和体育类专业,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文化考试成绩合格的前提下,按专业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择优录取;专业成绩列全省前三名(或列我校单考专业成绩前三名)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若文化考试成绩未上线者,可按规定向省招级招生部门申请适当降分录取。

    第十四条 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第一批本科最低控制线以上的文史类、理工类考生,在新生报到注册后一个月内,可在同科类内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第十五条 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三章  招生计划和收费

    第十六条 我校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十七条 各专业收费标准按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教育厅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四章 入学

    第十八条 我校确定的录取名单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后,即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第十九条 我校录取的新生必须持录取通知书按时报到入学。对未经学校批准在本校规定的正常报到截止日期15天内不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新生入学后,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条 学生完成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云南民族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并颁发证书。

       第二十一条 云南民族大学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招生的唯一职能部门为云南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邮编:650031;联系电话(传真):(08715172133;申诉电话:(087151378175134885;学校网址:www.ynni.edu.cn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如与本章程冲突,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由云南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院校分数线
    科目:全部
    • 文科
    • 理科
    年份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录取数 最低位次
    2017 502 488 493 17 14833
    2017 439 424 428 13 68091
    2016 504 485 491 17 17013
    2016 452 442 446 13 70350
    2015 495 481 487 14 19639
    2015 467 457 461 12 69091
    2014 531 514 519 13 20091
    2014 487 468 476 13 79385
    2013 523 501 514 8 22635
    2013 475 451 459 18 75399
    2018 514 503 0 14 14541
    2018 463 455 0 15 65697
    2019 0 463 0 16 66970
    2019 0 514 0 14 15799
    专业分数线
    科目:全部
    • 文科
    • 理科
    年份:全部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专业名称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录取数 最低位次
    汉语言文学 本二批 文科 502 499 500 3 12068
    思想政治教育 本二批 文科 493 492 492 3 13957
    英语 本二批 文科 500 491 496 2 14234
    民族学国家重点 本二批 文科 496 489 492 3 14814
    历史学省重点 本二批 文科 494 489 492 3 14814
    编辑出版学 本二批 文科 490 488 489 3 14833
    生物技术 本二批 理科 435 426 431 3 6713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二批 理科 439 426 430 3 67138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本二批 理科 430 425 427 4 67823
    自动化 本二批 理科 425 424 424 3 68092
    招生计划
    考生所在地 :
    计划年份 :
    科类 :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科类 招生计划 招生年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理工 3 2018
    自动化 080801 理工 3 2018
    计算机类 0809 理工 4 2018
    生物技术 071002 理工 3 2018
    工商管理 120201 理工 3 2018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3 文史 3 2018
    民族学 030401 文史 3 2018
    历史学 060101 文史 3 2018
    汉语言文学 050101 文史 3 2018
    英语 050201 文史 2 2018
    思想政治教育 07 文史 3 2019
    民族学 14 文史 3 2019
    历史学 15 文史 3 2019
    汉语言文学 23 文史 3 2019
    英语 30 文史 2 2019
    教育技术学 16 理工 2 2019
    物联网工程 55 理工 2 201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9 理工 3 2019
    自动化 62 理工 3 2019
    生物技术 72 理工 3 2019
    工商管理 75 理工 3 2019
    选科要求
    科目:全部
    • 文科
    • 理科
    批次:全部
    • 本科一批
    • 本科二批
    • 本科三批
    • 高职(专科)
    专业名称 科类 招生批次 选考要求
    专业名称 文科 本科一批 历史
    专业名称 文科 本科一批 历史
    专业名称 文科 本科一批 历史
    专业名称 文科 本科一批 历史
    专业名称 文科 本科一批 历史
    专业名称 文科 本科一批 历史
0.245495s